質量=良心,這樣好記,也容易理解。
作為員工我們要知道拿了公司的錢,又沒干好活,是不是對得住自己的良心;如果因自己沒干好的事情,造成公司大的損失,良心更過不去,生產和質檢人員也同樣會反問。大家有了這個意識,這個質量原因也不是很難控制,只要稍微有點責任心,就不會出這個質量事故了。同時,我們要強化培養所有員工品質的三種意識、三種控制和一種方法!
一、 三個意識
1. 自檢意識
產品質量是制造出來的,而不是檢驗出來的。生產質量控制的秘訣是:讓每個人做好自己的產品。
自檢是在作業員完成作業,要求員工對自己生產的產品,要自我進行檢驗,只有自己認為是合格品,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,將產品投入下一工序前的檢查和驗證,它是作業的一部分,對每個產品進行100%檢驗,這是一種良好的作業習慣。是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”的第一步。自檢時需注意把握好標準。要針對每個崗位、每個工序都制定了具體的檢查項目、檢查標準、檢測方法、缺陷等級,要求員工要熟悉掌握自己的崗位必須關注哪些不合格項,讓大家認識到只要我們每個崗位都把好了產品質量關,那么我們生產的產品就是合格的產品。
2. 互檢意識
互檢是后道工序在作業前對前道工序作業結果的正確性的驗證,它可以防止出現因缺陷累積而造成大的損失,還有利于建立作業人員的團隊協作精神。對于上道工序流過來的產品,要求員工必須進行復檢和補位,經檢驗認為是合格品,才可以進行生產,對查到上工序的質量問題,要及時反饋。堅決做到不制造不良品,不接收不良品,不傳遞不良品。發現不良品及時通知責任崗位,避免產品問題繼續存在,并做好補位工作,把不良品轉化為合格品。
每個班組就是一個集體,我們只有做到整個線上的所有環節都是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,我們才能拿到全額的工資,我們才是合格的班組,優秀的班組,強化員工的互檢意識和團隊意識。
3. 專檢意識
做了自檢和互檢的動作后,專職檢驗員更要意識到:員工一邊要生產,一邊都在做自檢和專檢的工作,做為專職的檢驗員,就更應該有強烈的質量控制意識。對于品質的控制,我認為只有緊跟了過程控制,才可控制住品質。
二、 三個控制
1. 首檢控制
產品上線前,必須要求班組長、工藝員和上料員,對在要投入生產的物料,都要仔細核實;要使用的設備,要確認性能是否穩定完好。然后小批量生產產品,通過首件檢驗來確認產品是否合格。合格后再繼續生產,不合格要查找原因,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產。
2. 巡檢控制
在生產過程中,質檢員要對產品進行抽查,要用80%的精力關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,如:生手員工、關鍵設備、關鍵崗位等。
3. 終檢控制
對于最后生產的產品,要重點控制,往往此時員工的心態都比較急躁。所以越是快完成時的產品,越要嚴加控制!
三、 一種方法
最后就是嚴格按PDCA做事,即每天生產早會上,都要分析昨日生產中出現和碰到的質量問題,深入分析這些質量問題的危害性,使大家充分認識到不合格品一旦出廠,不僅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,而且將損害用戶利益,接下來分析產生這些質量的原因。
層層追溯,明確質量責任,找出漏洞;在此基礎上,分析應采取的措施付諸實施,及時改進不足。
整個活動過程要真正做到“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,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,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,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?!惫芾碚呙咳耸治铡懊鞯丁?,每天追求質量提高一點點。
相信通過堅持運行331法則,產品質量一定會走上一個新臺階。